p;她就这么胸有成竹?
&esp;&esp;姜爱华从吉盛百货出来后直接去找陈春花吃饭。
&esp;&esp;陈春花知道她谈崩了,非常惊讶:“开了什么条件?竟然逼得你不卖给他了?”
&esp;&esp;姜爱华道:“第一,合同两年一签,今年的鸡蛋价格降到一块二一斤,两年之内不许有波动;第二,每月最少四次送货上门;第三,三个月结一次货款;第四,吉盛是回味鸡蛋唯一的销售渠道,不允许销售给第三方,违反条约要按照年销售额的百分之2以上10以下罚款。呵呵,每一每都是掐着我的脖子定的,我为什么要签这种合同?没得商量。”
&esp;&esp;陈春花倒抽一口冷气:“他怎么敢提这种条件?!”
&esp;&esp;姜爱华道:“如果我的养鸡场有几万只鸡,每天能生产几千斤的鸡蛋,那这个合同我还可能真会签下来,一块二的价格虽然不高,但量大利就厚了,但我只有五百只鸡,未来就算是扩大规模,我家那五亩地也只能养一千只左右,多了我就照顾不过来了,而且鸡一多,玉米作为饲料跟不上,就会影响鸡蛋的质量,所以我估计养一千只就是极限了。”
&esp;&esp;陈春花已经觉得她很厉害了:“你一个人就养上千只鸡,多不容易啊,但是你怎么会一口就回绝了他呀?我觉得你们好好谈谈,他应该会退让一点的。”
&esp;&esp;姜爱华摇了摇头:“没必要,我觉得这个老板是在大城市里待过的,这些条款应该是抄别的大公司的……”
&esp;&esp;陈春花吃惊:“还真是!听说他在海市的食品大厂上过班,回来才创业的。”
&esp;&esp;姜爱华道:“那就是了,估计他原来所在的食品厂就是被压迫的供应商吧。”
&esp;&esp;陈春花目光复杂地看着姜爱华:“爱华,你不读书真的可惜了。”竟然能从一份这么不合理的合同就推断出老板去过哪里,她要是能上大学,肯定有大出息。
&esp;&esp;姜爱华无奈一笑:“春花姐,都过去那么久了,提它干嘛?我家现在这个样子,也没办法直接丢下不管了去上学呀!”
&esp;&esp;陈春花叹了口气,继而道:“你不用担心鸡蛋卖不出去,我这就跟老板谈一下,争取让你家的鸡蛋放在我店里卖。”
&esp;&esp;姜爱华点了点头:“好的,麻烦姐姐了,吉盛在他的柜台卖三块五一斤呢,而且基本上是顾客预订的,根本不愁销路,现在熟客习惯了在那边买,如果你老板真的愿意收我的鸡蛋,我会在工商局做一次公证,出一份正式的授权书,授权你们粮油店是回味玉米蛋唯一指定的销售店铺,如果吉盛敢偷偷冒充我的鸡蛋,盖跟回味一样的章,我就去报工商维权。”
&esp;&esp;我国1983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商标法了,小打小闹的摊贩没办法抓,吉盛这么大的百货可跑不了,姜爱华相信李老板真敢这样干的话,报工商出动,一抓一个准。
&esp;&esp;陈春花笑道:“我觉得他可能会悔得肠子都青了。”
&esp;&esp;姜爱华道:“他那么大一个百货商店哪里就看得上我这点小生意了?我只不过不想让他太嚣张了,以为我卖鸡蛋全靠他,把功劳全揽他自己身上了。”
&esp;&esp;第63章
&esp;&esp;陈春花回去就跟老板说了这件事,粮油店的老板果然非常感兴趣,他家的老婆也买过好几回回味的鸡蛋,此时姜爱华愿意授权给他卖,他求之不得。
&esp;&esp;他的粮油行也是宁安县最大的粮油行,平时过来买米面鸡蛋的人可不少,如果他真的能拿到回味的授权,根本不愁卖不出去。
&esp;&esp;姜爱华要求他安排人上门收鸡蛋:“我家里人手不够,而且离宁安县城太远,送鸡蛋不方便,这个需要你想办法解决。”
&esp;&esp;粮油行的郑老板手一挥:“我包个车,每个月四次去你们村收货就行,钱的话直接银行转账给你,一个月结一次。”
&esp;&esp;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。
&esp;&esp;最后两人谈定鸡蛋一块八一斤收购,合同一年一签,回味独家授权给粮油行售卖。
&esp;&esp;不用送货上门还涨了三毛钱,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。
&esp;&esp;姜爱华回到家把证件带上,第二天又去了一趟县城,去做了授权书的公证,而且还放大了一份盖工商局公章的复印件,裱成一个相框挂在粮油行的墙壁上。
&esp;&esp;郑老板高兴得咧开了嘴笑。
&esp;&esp;李老板那边听到消息的时候姜爱华合同也签了,授权书也做了,气得在办公室里转了一个小时。
&esp;&esp;特意等到晚上